浦江科学创意走廊 一期
受“乐章变化”启发,七座综合性大楼延续了一致的设计风格,通过体量、平面布局与位置的变化,共同谱出了一首令人瞩目的“科创交响曲”。整体设计表达了合而不同的完整性,并与北部主干道和南端运河相辅相成。
浦江科技创造走廊将景观与写字楼功能合二为一,呈现了一个无缝衔接的智慧协作工作场所。设计通过不同技术的展现,创造了一个拥有咖啡厅、会议室与展厅的艺术性室内外空间。
浦江科学创意走廊位于上海郊区蓬勃发展的居民与商业街区内。
2公里的狭长特殊场地推动了一系列不同的裙楼设计概念,打破基地限制,创造了充满动态的生机与活力。建筑群沿正南北轴线而建,响应了整体场地无具体边界的设计概念,营造了了紧靠运河的连续的公共和绿色空间。
场地西端的会展大楼同时也是整个园区的门户所在,并极为巧妙地与公共公园和邻近地铁站相连。会展大楼在尺度上较小于六座办公大楼,以极为欢迎的姿态迎接着用户和公众进入走廊内部。连续的建筑语汇标识这七座建筑合而不同的独特形象。
通过悬臂的局部使用与削弱的边角设计,每座办公大楼都创造了独立的协作花园、庭院和连接室内外空间的露台。机动车流线与坡道覆盖植被,入口与建筑体量无缝连接。
运河沿岸将被建成一览水景的全景观公共公园,通过阶梯式剖面的插入,同时减缓洪涝灾害。绿色边沿与办公大楼前的下沉广场一起,共同为访客和园区租户提供了一个令人难忘的驻足和入园体验。
六座办公大楼在立面设计上不尽相同,强调了由建筑体量呈现的立体动态感,同时也竖立了建筑群和园区的鲜明身份。塔楼里面主要由窗墙系统和外部遮阳板交互组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变化深度。遮阳板深度的变化由穿孔铝板呈现,立面上隐现的一系列对角线式设计与建筑体量相互作用,在不同角度显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定义了一个标志性的抽象身份。
裙楼立面由开放式铝制框架组成,强调了室内环境与室外景观的连接融合,同时与上方立面建设办法相呼应。上述策略强调了基于裙楼体量而呈现的高灵活度,为空间体量创造了一系列连续却又性格迥异的多变外观,同时减少了日照带来的过热与眩光情况,极大地提高了内部使用者与访客的体验舒适度。
详情
- 年份
- 2022
- 项目地点
- 中国上海
- 项目规模
- 1,623,305 GSF (150810 m2)
- 功能
- 办公室、实验室、展览中心、食堂、零售
团队
- 团队
- Peter Schubert, Kevin McClurkan, Jazzy Li 李樾祺, Jackie Zhou 周朝晖, Wenny Hsu 許懷文, Colin Davis, Alfonso Gorini, Michael Caton, Wen Chen, Stefani Fachini, Kyle Graham, Kevin Hamlett, Weiwei Kuang 邝薇薇, Oliver Li 李憬君, Xinya Li 李欣亚, Heidi Lian 连蔚杉, Akil Matthews, Adam Mead, Dona Orozova, Stine Pedersen, Miya Ruan 阮玲丽, Lanxi Sun 孙澜溪, Ursula Trost, Shuoyang Wang 王硕洋
- 主任建筑师
-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